液化氣多年賣127元的絕招,我是跪著學的!
重點介紹
先說重點,為何能賣127元,多年不變動,小編簡單總結了一下。
第一招,政府保駕護航:在市發改委的召集下,在市城管局的引導下,關閉不規范門店,減少安全隱患,這是重點。
第二招,老板們的生意頭腦:委托經營,統一管理,縮減門市數量為原來的1/10。
第三招,管理者的職業化:使用科學管理技巧,分為市場管理,應急搶險,售后服務,呼叫中心,統一配送五大塊進行管理,提高客戶滿意度。
第四招,危機公關能力:規范帶來的高成本運營,可以公布成本,透明運行,熄滅用戶對價格高企的不滿,公關順利成功。
新聞背景
石油價格持續下跌,天然氣總體價格也進行了下調,在貴州省遵義市的燃氣行業里,唯獨瓶裝液化氣價格一枝獨秀,一直是127元每瓶,多年來從不調價。市民紛紛反映瓶裝液化氣價格偏高。“外省多地瓶裝液化氣都降價了,為何我市不降?”
在市發改委召集下,遵義市森海瓶裝燃氣管理有限公司出面解釋,為何瓶裝液化氣價格居高不下。
規范管理利大于弊,每瓶燃氣有了出處
2014年,在遵義市城管局的引導下,中心城區瓶裝液化氣經營點開始進行規范管理,中心城區108個經營點由6家企業規范成立13個配送中心,6家燃氣經營企業委托森海公司管理。規范管理以后,不符合經營條件的門店全部關閉,安全隱患源大大減少。
森海公司逐步建立起瓶裝液化氣市場管理中心、應急搶險中心、售后服務中心和呼叫中心,13個配送中心每送出一瓶氣,都能通過監控視頻看到,根據瓶子上的標識能追溯送出源頭,不再有市民反映送來的瓶裝液化氣“不經用”。送氣員在城區送氣,如不遇交通堵塞,必須在1個小時之內送到。
相信很多居民家中還遭遇過送來的液化氣鋼瓶銹跡斑斑的情況,如今此情況已不存在。“起初每個月我們都要花60多萬元的鋼瓶檢測和更換費。”森海公司總經理周新林說,隨著老舊鋼瓶的退出,現在大家看到的鋼瓶基本上都是嶄新的,安全系數得以增強。
127元是怎么來的?主管部門公布成本明細
瓶裝液化氣規范管理是好事,不過價格不能總這么高吧?瓶裝液化氣最早的價格是90多元一瓶,2008年左右每瓶100元出頭,隨后漲到127元。這些年來,瓶裝液化氣只漲不降究竟為哪般?記者從市發改委價格部門獲悉,2014年,中心城區瓶裝液化氣價格上調過1—2元,但大多數市民不接受,故又調回127元每瓶。
據介紹,遵義市液化石油氣是從重慶運輸過來,出廠價格是3950元/噸,加上運輸成本350元/噸,所以現在成本價格已超過4000元/噸。森海公司副總經理萬林生給出了具體明細:13個配送中心每瓶液化氣售出的補貼;建立市場管理中心、應急搶險中心、售后服務中心、呼叫中心,其中呼叫中心投入設備120多萬元,客服人員24名,每年運營費用150多萬元;完善了勞動保障制度,每年投入250多萬元為230多名員工購買養老、醫療、工傷等五險。以2015年為例,全年共報廢鋼瓶51000多只,檢測鋼瓶4300多只,共投入資金近700萬元,未來還得繼續報廢、檢測。
由于原經營點經營條件達不到安全運行標準,森海公司重新選址,全部進行升級改造。去年共投入改造資金280多萬元,為進一步提高門店安全及服務等級,公司準備建立5個瓶裝液化氣一級配送中心,現已完成官井、河溪壩兩個一級站的選址和報批手續,每個一級站的建設費用在500萬元左右。“綜合上述,承包費、運費、鋼瓶報廢及檢測費、門店建設、安全設施投入等費用,合計4015元/噸,加上資源成本,成本價格已超過8000元/噸,折合每瓶成本達到116元。”萬林生表示。
全國價格已放開,現屬市場調節價范圍
“以前每隔4年,瓶裝液化氣用戶就要被收36元的檢測費,換一個新瓶要100多元,這個錢也得用戶自己出,還有以前送氣員工‘五險’沒交,現在這些問題都由我們統一解決,用戶不再拿錢。”森海公司的解釋,經市發改委價格部門進行審查,未發現問題。
近年來,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,瓶裝液化氣市場經營主體逐漸增多,加上上游液化石油氣批發價格已逐步由市場形成,外省已陸續放開了瓶裝液化氣銷售價格,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。遵義市也從去年10月1日起,由政府指導價改成市場調節價。市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科科長肖軍告訴記者,從放開價格后市場運行情況看,瓶裝液化氣價格基本平穩,與其他實行市場指導價管理的地區相比,并未出現價格異常波動的情況。據了解,現貴陽、昆明的瓶裝液化氣價格為135元每瓶。
價格放開是否意味著瓶裝液化氣可以想漲價就漲價?肖軍回答,政府對液化氣并沒有補貼,所以該價格是企業根據經營成本和市場運營價格來制定的,但價格過高,市民肯定不會“買賬”,畢竟現在使用天然氣和電的居民多了起來。
- 上一篇:沒有啦
- 下一篇:沒有啦